宝帝桥

宝帝桥
又名长桥。
在江苏吴县长桥乡运河边。
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(公元816年),相传为刺史王仲舒捐宝带助资建桥,又因桥形长若玉带,故名。
南宋绍定五年(1232年)和明正统十一年(1446年)重建,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清同治十一年(1872年)重建的遗物。
桥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上,全部石建,桥下由五十三个桥孔联缀而成,都是半圆形的券式拱。
桥孔跨径一般都在3.9米左右,唯中部有三孔跨径大至6力5米和6米,桥两端拱脚之间相距约249.8米,总长约317米。
桥宽4.1米,桥堍呈喇叭形,桥端宽6.1米。
桥堍两端原各有石狮一对,现北端仅存一只。
北端有石塔和碑亭各一座,塔高约4.5米,在二十七与二十八孔间的侨墩上亦有一座相同的石塔。
桥下为木桩,桩顶置基础石,上安放墩身,拱圈的下端嵌在墩上预留的沟槽里。
这种桥墩属于柔性墩,一孔受力波及全桥,故有连拱桥之称。
工匠为防止一孔坍毁影响整个桥孔安全,采用“单向推力墩”,将桥北端起的第二十七号桥墩,改成由两个并立的桥墩,叫刚性墩。
据传英军戈登与太平军作战时,曾拆掉此桥的最大一孔。
使北部二十六孔全部坍倒,但刚性墩以南的二十六孔未遭破坏。
它不仅是江苏保存最长而又完好的一座石拱桥,亦是国内有名的长桥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